发表时间:2021-10-12
南岸区黄桷垭B分区B13/02地块部分区域(中国智谷·环重邮创新创业园项目用地)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南山街道新力村民委员会南侧,占地面积5610m2。地块历时上涉及的企业包括:翻砂铸造厂、预制配件厂、锻造厂、重庆南岸中天铅锡厂(后改名南岸区南山街道永兴塑料厂)、重庆市丰云塑料厂。目前,除丰云塑料厂机修间和新力村委会配电房设施设备和构筑物以外,其他部分均已拆除。根据《重庆市南岸区黄桷垭地区B标准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项目场地规划用途为教育科研用地(A3),但不属于中小学用地(A33)。
2019年11月,重庆环科源博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承担了本地块的详细采样调查及风险评估工作。详细采样调查阶段在地块内共布设了29个土壤采样点(均采集剖面样)、6个水样采集点(5个地下水样、1个地表积水),共采集148个土壤样品,1个地表水样品,5个地下水样品。土壤样品监测因子包括GB36600-2018表1中的所有项目、石油烃(C10-C40)、铅、锑、锡、多氯联苯;地下水样品监测因子包括pH、六价铬、石油类、铜锑、锡、砷、铅、铬、汞、镍、VOCs、SVOCs;地表水样品监测因子包括pH、六价铬、石油类、砷、铅、镉、汞。
评估结果显示,本地块在非敏感用地方式下,铅、锑和苯并[a]芘的风险超过了可接受的风险水平。评估报告确定地块内土壤污染物的修复目标值在第二类用地下为:铅800mg/kg、锑180mg/kg、苯并[a]芘1.5mg/kg。计算得需修复的污染土壤面积约871.9m2,需修复的污染土壤方量为1355.06m3。
2020年9月,重庆南山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委托国家电投集团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承担本地块的治理修复工作,同时委托重庆市生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和重庆环科源博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对地块内外运污染土壤开展危险特性鉴别。根据鉴别方案评审要求:地块内铅、锑污染土壤需清挖筛分后再进行危险特性鉴别。由于本项目工期紧张,同时为配合危险特性鉴别采样工作,根据业主单位委托,国家电投集团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在地块内预先修建了密闭大棚等临时设施,将除配电房区域以外的铅、锑污染土壤清挖后在密闭大棚内筛分,鉴别单位对密闭大棚内的筛下污染土壤取样送检,尚未清挖的苯并[a]芘污染土壤直接钻孔取样送检。鉴别结果表明:本次鉴别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土壤不属于危险废物,重金属污染土壤中所含的11m3含铅废渣参照HW48(321-016-48)类危险废物处置。
国家电投集团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根据地块内污染土壤的类型和方量,危险特性鉴别结果,地块未来规划,以及目前已经进行的部分施工准备工作,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导则,对现有的修复技术进行比选,确定本地块的治理修复总体技术路线为:(1)密闭大棚内已筛分的铅、锑污染土壤直接外运至东方希望重庆水泥有限公司进行水泥窑协同处置;(2)苯并[a]芘污染土壤采用机械加人工分拣的方式处理后外运至东方希望重庆水泥有限公司进行水泥窑协同处置;(3)大粒径石块在场地内进行冲洗处理,冲洗合格后的大粒径石块堆放在地块内,后期由业主单位处置,冲洗废水经现场处理后回用,最终剩余废水经预处理后达标后委托重庆白含污水处理有限公司进行处理;(4)底泥随污染土外运至东方希望重庆水泥有限公司进行水泥窑协同处置;(5)铅、锑危废委托重庆禾润中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规范处理;(6)配电房区域污染土壤清挖并在密闭大棚内筛分后,外运至东方希望重庆水泥有限公司进行水泥窑协同处置;(7)技术方案最终确定需修复的污染土壤面积为872m2,需修复的污染土壤方量为1355.3m3,其中铅、锑重金属污染区域面积为707.2m2,方量为1203.7m3,苯并[a]芘污染区域面积为164.8m2,方量为151.6m3。
《技术方案》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重庆市生态环境局、重庆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南岸区生态环境局、南山建设开发有限公司、重庆环科源博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东方希望重庆水泥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感谢!